2011年策略报告两大阵营卖方乐观买方谨慎

银行理财 阅读 122 2024-08-13 09:51:48

2011年策略报告两大阵营卖方乐观买方谨慎

2011年策略报告两大阵营卖方乐观买方谨慎 更新时间:2011-1-8 9:04:27   岁末年初的几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基本飘红。这种暖意,仿佛感染了同一时间面世的券商策略报告。

1月5日,券商的2011年策略报告基本都已出炉,各大券商对A股趋势,保持了高度一致的判断:全年先抑后扬,上证指数震荡上行。只是,各家对具体点位的预测,出入颇大。

与此同时,各券商多认为,今年一季度、一月的股市环境颇暖,无论是流动性还是宏观政策都比较“给力”,故一季度股市向上。

在一片“震荡向上”声中,深圳一位基金人士指出,从2007年末开始,券商的次年策略报告的主流观点,最后几乎是反向指标。故他虽然原本也认同震荡向上,却仍然担忧券商这次又错了。

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跟主流机构唱反调,坚定的认为2011年是前高后低,这一波股市会涨到4200点。

券商策略出奇一致:震荡向上

上证指数翻红。2010年12月29日开始,连续四个交易日,上证指数稳步上升。交易量仍只2010年10月、11月时的一半左右,但成交量在持续上涨。2011年1月5日,上证指数收于2838点,微跌14点或0.49%,并未影响这一波涨势。

这一涨势,与券商2011年策略报告在互相印证。

2010年12月15日,中信证券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我们对2011年4个季度的市场走势分别判断为:‘上涨―下跌―修复―上涨’。”

中金公司的年度策略报告在2011年1月4日方姗姗来迟,亦指出:“A股2011年上半年的走势将‘前高后低’。”这一观点的核心逻辑和理由在于:1季度市场短期资金面紧张的局面可能有所缓解;2季度的宏观经济状况则可能对股市不利。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策略分析师指出:“这几天股市走好,最重要的原因是时点因素。每年年底,各机构的资金都很紧张,往年央行往往会适度投放资金,今年反而两提存款准备金率。一般来说,一月的流动性都比较好。因为是新年度,不受去年额度限制。”

在认为一季度股市环境颇暖的同时,主要券商同时认为全年先抑后扬,上证指数震荡向上。中信证券预测,2011年上证指数估值中枢为3500点;中金公司认为,核心波动区间在2400-3200点之间。

国泰君安是几大主流券商中最为保守的,分析师钟华在1月4日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全年的波动区间应该在2400-3200左右”。这一预测,基本与2010年持平。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吴一萍别出一格,她对记者表示:“2011年最应关注美元汇率这一指标,因为2011年无论是宏观经济,还是上市公司基本面,整体都与2010年比较接近,最大的变数是美元指数,它的变动会改变流动性,以及影响大家对热钱的预期。我认为,如果继续看低美元,资金不会撤离,A股会走好。”

买方观点:公开私下有出入

与卖方观点众口一词不同的是,买方的公开观点,同样是看好,像华夏基金和嘉实基金,都公开表示对2011年A股的乐观。

然后,有基金和私募人士,私下对记者表示出不同的看法。

深圳某基金人士担忧的表示:“很多券商的报告都是出奇的一致,反而让我们有点担心。券商预测一致,最终结果只有两个,一个是猜对,一个是猜错,从历史概率看,券商猜错的时候比较多。”

他指出:“券商2007年末时说,2008年会创新高;结果2008年惨跌;2008年时预测2009年是震荡,但2009年基本是单边上行市;2009年预测2010年震荡上行,而实际上,2010年是震荡,但最后点位,比2009年有所下降。我也认为今年股市会震荡上行,但还是怕券商又错了。”

而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则认为2011年是“先扬后抑”。他是绝对的“技术流”,认为股市是由牛市和熊市相间,一波牛市会走到哪里,由它的“势”有多大决定。他多次对记者表示:“这一波会到4200点,你自己有股票的话要在那之前出掉。前段下跌只是回调,我前期获利的股票还一直拿着。”他认为,股市到4200点后,就会转头向下,故全年的表现是前高后低。

华富基金研究部副总监陈茹表示:“影响股市主要有宏观经济、公司基本面、流动性、宏观政策几大因素,大家都是主要看这几个因素,只是由于给这几个因素的权重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比如,2008年末,大家最关注的都是2009年的宏观经济会如何,后来2009年股市最大的影响因素却是流动性。”

陈茹指出:“我反而认为2011年,股市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估值水平,这一年跟往年不同。2010年的估值稍低,所以我认为2011年估值会比2010年高。流动性这一因素虽然影响大,但由于大家集体预期今年的货币政策是紧缩,同时流动性存量颇大,所以反而不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

3d测量仪器

光学影像测量仪

光学非接触测量仪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11年新能源汽车投资策略期待化茧成蝶 下一篇: 2011年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