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开挂液化气旺季爆发不到半月价格飙升10概念股龙头冲击涨停板

银行理财 阅读 188 2024-05-14 11:38:56

一路“开挂”!液化气旺季爆发不到半月价格飙升10%概念股龙头冲击涨停板

北方多地大幅降温,根据天气变化,多家供热企业做好了随时点火升温准备。

金秋十月,液化气市场迎来回暖行情,双节后呈连续上涨趋势。据生意社数据监测,10月8日液化气民用山东市场均价在2776.67元/吨,10月14日均价在3126.67元/吨,节后上涨12.61%。

液化气市场迎来旺季

下游入市积极

事实上,今年的“金九”液化气民用市场并未迎来上涨行情,反而在下跌路线越走越远。步入“银十”,液化气民用市场较显不甘,终迎大幅反弹。双节假期间,市场已经开启了上涨路线。国庆节后更是持续大幅上涨,此次上涨华南地区上涨幅度最为突出,行情更为持续。据生意社数据监测,以广州石化为例,9月30日广州石化液化气民用报价在2748元/吨,10月14日报价在3348元/吨,期间上涨600元/吨。其他地区也并不示弱,民用气市场整体重心上移,当前多涨至3000元/吨以上。

此次上涨来的并不意外,身处旺季,上涨行情在情理之中。正如业内人士预测那样,涨价会迟到但并不会缺席。由于今年“金九”不涨反跌,9月价格已经跌至相对低位。10月到来,国际原油涨多跌少,给市场带来强劲支撑。节后下游存补货需求,入市较为积极,厂家出货顺畅,库存多处于低位水平。市场供应方面也有所减少,港口进口气较9月明显减少。市场需求方面,进入10月天气温度持续下降,尤其北方市场降温明显,终端需求有所增加,导致市场出现阶段性供需失衡。

北方多地降温显著,各城市做好供热准备

当前国内液化气民用市场各地区走势不一,但走势较为坚挺。华南地区由于供应紧张,继续上涨为主;华北市场个别补涨,产销无压;山东及华北地区大面回稳,成交氛围较好;华东地区虽有上涨,幅度较前期有所收窄;东北地区延续涨势,局部供应偏紧;西部地区西北及西南继续重心上移,下游入市积极。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气温下降,受此影响,多地即将进入为期6个月的供热季。部分城市通过错峰启炉已经开始供热,确保10月15日能如期供热。

受冷空气持续南下影响,近日,山西北部降温达4~8℃、局地10~11℃。在山西朔州,当地最低气温已降至0℃以下,为了保障居民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朔州多地提前启动供热工作。据新华社报道,目前,长春市各家供热企业已全面完成供热设施、设备检修,完成管网注水并进行冷态运行,根据天气变化,做好了随时点火升温准备。10月20日零时,长春市将开栓供热。

供气供热概念股节后全线上涨

证券时报・数据宝粗略统计显示,A股市场布局液化气、供气供暖业务的公司共计32家。截至收盘,10月以来的短短5个交易日内,这些公司股价全线上涨,其中6股累计涨幅超过10%,分别是迪森股份、长春燃气、东华能源、恒通股份、东方环宇、深圳燃气。

迪森股份涨幅31.98%排在首位,该股今日继续大涨,盘中一度涨停,尾盘收涨11.83%。迪森股份是国内利用生物质等新型清洁能源提供热能服务的领先企业,核心业务处于天然气产业链下游,定位为“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主要利用天然气、生物质、清洁煤等清洁能源为工业及商业端用户提供热、冷、电等清洁能源综合服务。

长春燃气累计涨幅21.95%排在第二位,公司是吉林省最大的管道燃气供应企业之一,也是长春市、延吉市、德惠市及双阳区的主要燃气供应商。公司主要产品以燃气为主,拥有为城市民用、工商业、车用等终端客户群服务的完整能源供销体系。

从盈利方面看,联美控股在供气供热领域,营收规模和净利润都处在行业第一位置,公司年度净利润已连续增长十年以上,销售毛利率也是遥遥领先于同行业其他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联美控股主营以供暖和蒸汽为主的清洁能源业务,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尤其沈阳市内。公司结合自身清洁供热经验优势拓展新业务、新市场,2019年收购福林热力拓展工业蒸汽业务,2020年收购上海福新获得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能源项目,为进入南方市场奠定基础。二季度末,联美控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2家社保基金组合。

从目前估值水平来看,供气供热类上市公司中,7家公司滚动市盈率在20倍以下,分别为东华能源、广汇能源、百川能源、陕天然气、皖天然气、深圳燃气、联美控股。东华能源市盈率最低,为13.94倍,该股今日小幅上涨0.61%,日K线六连阳。

电视家9.0下载安装

电视家app电视直播软件下载

电视家8.0电视直播软件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一视同仁对待金融活动防监管套利 下一篇: 一边还房贷一边有钱赚是时候跟这个边贷边赚的理财产品说再见了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