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国女外交官在厄瓜多尔大地震中的15天-安第斯石油公司
4月16日,厄瓜多尔发生7.8级地震,这是20世纪以来南美洲最有破坏性的地震之一。地震造成661人死亡,约2.9万人无家可归。
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纷纷伸出援手。在这群参与救灾的人里,有一位中国政府派驻当地的女外交官。在地震发生后,她第一时间组织各方救灾力量,与厄瓜多尔政府合作开展地震援助工作,用实际行动向厄瓜多尔人民展现了中国政府的国际形象,也展现了一位女外交官的独特风采。
4月16日晚6时的基多,与往常一样宁静、祥和,正是晚餐时间,家家灯火通明,飘来阵阵饭香和欢声笑语。忽然,儿子对我说:“妈妈,什么声音?”“没有啊...”我话音未落,便听到门窗嘎吱作响,随后整个地面剧烈颤动,人站在上面就像漂移一样地左右晃动,我大喊一声:“地震了!”,然后一把拉上孩子从楼梯间迅速跑到楼下。此时,楼前空地已经聚集了不少邻居,大家都不知所措地呆站着,一个女孩子甚至吓得大哭起来。厄瓜多尔地震多发,但这样惊恐的场面还是头一次遇到,大家纷纷猜测,可能其他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果不其然,十分钟后,厄各大网站发布了消息:厄西北部地区发生里氏7.8级强烈地震,震中距首都基多170公里,震源深度10公里,是厄20年来最大地震。
稍事平复情绪,我立即和处里一位同事来到使馆,分头行动。我逐一给企业打电话询问情况,并联系厄方紧急启动安全协调机制,请其协助提供中资企业人员伤亡情况;他负责向中资企业发送安全通知,并拟灾情通报。时间分分秒秒地过去,脚下的晃动不时袭来,但精神高度集中的我们已无暇顾及接连不断的余震,唯一的执念就是确认企业人员伤亡状况。最终,经多方了解,汇总得到的消息让我们稍稍松了口气:震中和其他地区未有中资企业人员伤亡。
短短几个小时,全球聚焦厄瓜多尔---一个从未如此引人关注的拉美国家,地震的消息登上了全球各大网站头版。国内的领导同事以及亲友很快得知此事,在第一时间发来了慰问,表示关心。地震第一夜的死寂和恐惧,使人辗转难眠,但国内的牵挂温暖了我们的心,给了我们准备迎接严峻挑战的勇气和力量。
第二天,王玉林大使在大使馆通报了灾情,布置了灾后救援工作。灾情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许多,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增加,大街上呼啸而过的救灾军车为平时安静、闲适的基多增加了紧张气氛。当天,便有中资企业主动向使馆表示愿意参与救援,部分在灾区有在建项目的,已经调配机械设备和人员直接参与救援。
第三天,经商参处立即召集了中资企业商会的企业家们一起开会,大家对震后工作态度积极,纷纷出谋划策,几天内便筹集善款10.8万美元,并准备10卡车紧急物资运往灾区。商会的救灾行动在厄外国企业中反应最快、影响面最大。
争分夺秒 手挽手攻克难关
厄瓜多尔的灾情引起了国内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时间向厄总统发来慰问电,国内的各项紧急援助工作也迅速启动。4月21日,商务部宣布中国政府对厄提供200万美元的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25日再次宣布追加价值6000万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此次对厄紧急援助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在双边关系史上堪称史无前例。
紧急援助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经商参处仅有三名同志,且从未参与过此类工作,承受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从获悉提供援助到物资运抵只有3天时间,来不及犹豫。我得到了国内部门同事们的鼓励和帮助。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高效有序地开展地震援助工作。
首先,对外联络是重头戏。
紧急援助工作是否能够落实并取得成效,关键在于经商处对外协调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我们通过平时交到的朋友,直接联系到国际物资援助的执行部门——厄瓜多尔国家风险管理秘书处,具体负责人是哈拉米略女士,凑巧的是,她的先生是我们的老朋友——安全协调部长纳瓦斯。哈拉米略女士才貌双全,曾是瓜亚省的选美小姐,还是经济管理专业的学霸,工作上更是雷厉风行。我和哈拉米略女士一见如故,工作交流顺畅。
▲4月24日与风险管理秘书处和军方工作沟通
其次,细节决定成败。
两天内密集抵达5架包机的任务,对于我们是个考验,对厄瓜多尔方面的承接能力也是严峻的挑战。我向厄方再三嘱咐和强调物资包机抵达时间、物资具体品类、总重量等信息,并对首架包机抵达时迎接仪式的礼宾细节进行协商。但最让我感到担忧的是厄方清关、装卸、运输和仓储能力。此次中方派出的5架飞机拟于4月27日-28日两天抵达,27日当天便抵达四架,且第二架和第三架降落时间仅相差半小时,每架飞机停留时间只有3小时。如果厄方无法在规定时间完成货物装卸,我们的工作计划可能会被全盘打乱。而现实条件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在我与哈拉米略女士道出心中的担忧后,她迅速引见了负责援助物资物流的军方高层。在了解情况后,军方对装卸能力做出保证,这让我悬在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
4月26日,包机抵达前一天,我召集处内同志,再次认真核对物资迎接的细节,强调此项工作意义重大,务必做到“零失误”。4月27日清晨6时,我随使馆一行在熹微的晨光中前往机场。此时,迎接包机的中资企业员工和志愿者早已就位。震后这些天,各企业人员不辞辛苦,为救灾奔波操劳,非常疲惫。但大家听说祖国的包机要来了,心情十分激动,踊跃申请担当物资对接志愿者。
友谊的飞机 说到就到
8点40分左右,人群中有人喊“飞机来了!”大家随着喊声将目光投向远处,只见空中一架飞机如同小白点般慢慢向前移动。随着飞机逐渐接近,机尾国航的凤凰标志渐渐清晰,大家在等待中积累的激动和喜悦化成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喝彩。飞机平稳降落后,大家纷纷扬起手中的中厄两国国旗、鲜花,举起自制的“地震无情 大爱无疆”等横幅,对包机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记者手中相机的“咔嚓”声此起彼伏,厄方工作人员也掏出手机拍照。满载着中国人民爱心的波音747包机缓缓到达指定地点,机身喷涂的“Air China”标识在基多灿烂阳光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和亲切。这也是中国货运包机首航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第一副议长、外长、国防部长等官员出席了现场的迎接仪式。厄瓜多尔外长隆和国防部长帕蒂尼奥纷纷致辞,表达了对中方的由衷钦佩与感谢。王大使用熟练的西班牙语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根据工作安排,我和哈拉米略女士提前在装卸区域做好准备,在舱门打开后共同查验货物,一起签署了首架包机交接单,随后与外长等人共同见证首批货物出舱过程。
物资迎接仪式结束后,经商参处三名同志作为中方代表继续留守机场,在此后的两天内克服余震、暴雨等困难,继续完成其他4架次包机物资迎接和机组慰问工作。另外,我最担心的运输能力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也没有耽误包机返航。在送走最后一架包机机组人员后,我们才舒了口气。
▲4月27日首架包机到达签署交接单,分别是哈拉米略女士、厄瓜多尔外长
▲友谊的飞机、欢迎的人群
▲中资企业横幅;厄方高层、王大使在交接仪式上
奔赴灾区 搭建中国的“家”
物资虽然到了,但怎么派上用场呢?厄瓜多尔的空军兄弟们也是拼了,29日就将物资全部运到了曼塔海军基地。当然,这个安排是符合逻辑的,一是曼塔基地仓储能力强,有足够的空间装卸物资;二是曼塔市本身就是受灾地区,离重灾区波多维耶霍仅30公里。但问题来了:五千张床和近万顶帐篷怎样运到受灾群众身边为他们遮风挡雨呢?厄方并没能做足考虑。媒体已经连续报道了中国援助物资送温暖的消息,百姓们也在翘首企盼,如不能及时发放,援助效果将大打折扣。我们再三催促厄方尽快落实。4月30日,厄方告知大使馆,厄瓜多尔军方已在曼塔的两个军营操场准备好安置点,帐篷和折叠床正在运送中。得知消息后,王大使、我和经商处同事立即启程赴曼塔:一是为了实地考察物资发放情况,落实援助工作“最后一公里”,二是深入灾区了解灾情以及对经济的影响。
在安全协调部长纳瓦斯的全程陪同下,我们先来到重灾区波多维耶霍。厄瓜多尔的震后组织能力实在令人堪忧,昔日繁华的城市已是一片废墟,只有几台挖土机在瓦砾堆上工作。据介绍还是中资企业提供的。仅存的建筑物歪歪斜斜地立着,疲惫的军人们扛着枪在执勤。震区位于赤道附近的沿海地区,气温高,湿度大,卫生防疫工作明显不足,甚至没有见到喷洒消毒水的人员或卫生车辆。空气里弥漫着尸臭、腐烂的气味。部长先生不戴口罩,我也勇敢地摘去口罩以表诚意和尊重,但不到十分钟就呕吐了。每座城市都是有记忆的,波多维耶霍定格在地震发生的那一时刻...
▲4月30日波多维耶霍灾区
▲纳瓦斯部长陪同介绍灾情
来到临时安置点哈拉米霍(Jaramijo),大家一下子被眼前中国帐篷鲜亮的蓝色所吸引,仿佛从重灾区的阴郁中看到了希望。年轻的战士们一边看着说明书,一边搭建帐篷。附近的群众上来帮忙,我们也参与其中,一顶顶蓝色的帐篷很快树立起来。孩子们看到来自中国的“新家”非常激动,在帐篷里嬉笑打闹,似乎暂时忘记了地震带来的伤痛。纳瓦斯部长感慨道:“短短几天内,万里之遥的中国帐篷就运到了厄瓜多尔,这真是‘中国速度’!”
中国物资的到来的确是厄瓜多尔震后安置工作的转折点。我看到受灾群众就住在街边自己用床单、塑料布搭起的窝棚里,条件十分恶劣,中国援助的帐篷解决了厄燃眉之急。纳瓦斯部长说“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当地小朋友对中国很好奇,我们走到哪里,都有许多孩子围聚过来,问中国在哪里,中文“你好”怎么说。孩子们喜欢中国搬来的“新家”,看到帐篷上“救灾”的汉字,还在地上一笔一划地描起来。从他们纯真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灾区重建的曙光!
▲搭建帐篷,中国的“家”
▲中国帐篷带来了希望
为了祖国 深感骄傲
短短两天的灾区之行结束了,紧张的震后救援工作逐步趋于正常,重心将转向灾后重建阶段。4.16地震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我深深地感到,中国在海外的影响力日益强大,我们的援助工作获得实实在在的民心和口碑。中国企业奋不顾身地在救灾一线奉献,“中国人,好样的!”已美名传遍厄瓜多尔全国。中国现汇援助和紧急物资运抵后,我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引起厄瓜多尔当地和拉美地区主流媒体热烈反响,就连平日不冷不热的右翼媒体,也用大篇幅突出报道。普通民众更是感受到来自中国的大爱,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谢,朴素的表达令人感动:4月21日我参加中资企业商会捐赠仪式时,安第斯石油公司的员工Claudio Pindo 先生得知我在中国大使馆工作,主动走上前来说:“谢谢你们的帮助,我的家人就在灾区,中国是伟大的国家,谢谢习近平主席!”。王大使每天在Carolina公园晨练,周围的人都认识他。一天早上,一位长者走近他说:“您是中国大使吧,我代表厄瓜多尔人民向中国人民表示感谢!”
患难见真情,中国的援助行动讲情义、重情意、扬正义、树道义,将中国和厄瓜多尔人民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一名中国人,作为一名外交官,我深深地为祖国感到骄傲!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推荐】10位亿万富豪相继自杀背后原因令人深思华源药业举报上市公司
如果一个人拥有亿万家财,他会怎么做?我想,一般会开始追求“长寿”。远可看秦始皇终其一生但求长生不老药,近可看现在各大电视媒体推崇的养生学问。毕竟,谁愿意有钱却没命花?然而就有那么一些人身家亿万,不想想怎么四世
-
IPO周报15过15又一券商主板过会下周2020最后18家企业上会
IPO周报:15过15!又一券商主板过会下周2020最后18家企业上会本周关于IPO市场动态如下:本周共计审核IPO公司15家,其中,科创板2家,主
-
pgc公司,pgc的应用领域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pgc公司,以及pgc的应用领域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
-
2000年卓越网收到的投资额2000年卓越网收到的投资额怎么算
大家好,2000年卓越网收到的投资额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2000年卓越网收到的投资额怎么算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2000年卓越网收到的投资额和2000年卓越网收到的投资额
-
不装修可以换窗吗?工程大不大?会不会有大的破坏?
不装修可以换窗吗?麻不麻烦?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房子装修没几年,窗户出现了各种情况,推不动或是下雨漏水的,冬天漏风的,还有玻璃大面积进气的。如果重新装修又不到时候,所以想了解一下在不装修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