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雁展翅群雁飞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安龙县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推动资本、技术等资源流向乡村建设,让乡村成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的乐园,为人才更好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头雁效应”。
城里人才:乐到乡村建“金山”
者贵村村民采摘铁皮石斛花
惊蛰时节,南盘江畔的栖凤街道者贵村,镶嵌在连着天际的庞大“绿衣”上。村前那连片5000多亩的莽莽原始森林,构成了护着南盘江清流北岸上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可是谁会想到,这道延续了不知多少年的天然绿色屏障,如今竟会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这里森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海拔在1000米左右,一年间就有半年时间雾气迷蒙,最适宜发展仿野生铁皮石斛了。”陪同记者慢步林间的孙墅东介绍。
孙墅东不是者贵村本地人,而是安龙县城城里人,是安龙县委县政府帮助者贵村引进村的“绿色产业人才”。者贵村乡亲说,孙墅东眼光独到,一眼就能看出这莽莽原始森林能生金产银。
原来,这里5000多亩连片的原始森林地带,年平均气温15.3℃,年平均降水量1195.4毫米,年平均无霜期308天,年日照时数1545小时。这里凉爽、湿润、空气畅通等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成了铁皮石斛生长的“一生最爱”,也给发展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的绿色产业人才“栽好梧桐树”。
2012年初,经安龙县委主要领导推荐,孙墅东连续几次到者贵村森林里实地考察后,决心利用这里的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创业。
那年10月,孙墅东聘请来了12名绿色产业人才,组建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首期流转了3000亩森林资源及林间土地,投资7000万元建设仿野生铁皮石斛培育示范园,拉开了用“创业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序幕。
半年后,这里建成了300座共3万平方米的育苗大棚,用于培育金钗、铜皮、紫皮等铁皮石斛品种苗,并以树干为“地”,把铁皮石斛品种苗“栽”到树干上,在当地破天荒发展起了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当地乡亲情不自禁地感叹、摇头和观望。
正当孙墅东一腔热血创业时,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因孙墅东初次涉足铁皮石斛产业,尽管他们团队掌握一定技术,但因仿野生培育方法是“摸着石头过河”,导致铁皮石斛产业在者贵村几乎全军覆没。
受到极大打击的孙墅东痛定思痛,走遍云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全国有名的铁皮石斛产业基地,虚心向基地“铁皮石斛产业人才”学习,掌握了铁皮石斛产业育苗、仿野生移栽到树干及后期管理的技术要领。
2015年初,孙墅东等整装再出发,在者贵村那莽莽原始森林里“重操旧业”。
有心人,天不负。经历“大难”波折后的孙墅东,终于迎来创业上的连连喜事。
到了2017年,孙墅东经营的者贵村仿野生铁皮石斛园,产出鲜条30吨,“西城秀树牌”包装石斛鲜条、枫斗、石斛花、精粉等产品,从那莽莽原始森林里“飞”出,“飞”到北京、浙江、福建等地铁皮石斛经销市场,实现产值400多万元,总算从那莽莽原始森林里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时光流到2018年,孙墅东在安龙县政府组织以土地入股、流转森木、合作入股等形式的多方聚力推动下,历经努力建成了年产20万瓶组培苗的铁皮石斛种苗驯化扩繁中心。这年,他的仿野生铁皮石斛园从3000亩“长”到了5000亩,产出鲜条70多吨,创业的“第二桶金”收入突破了1000万元。
更令安龙县领导和孙墅东一道惊喜的是,孙墅东的仿野生铁皮石斛园两年间连续被授予“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扶贫示范基地”“贵州省省级森林康养试点基地”等荣誉称号,而且产业出的石斛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安龙石斛(铁皮石斛)”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认证。
“仿野生培育铁皮石斛,生长完全是采取生态培育方式,确保了石斛鲜条产品质量,备受市场青睐。”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孙墅东说,铁皮石斛有滋阴清热、生津止渴的功效,用于热病伤津、口渴舌燥、病后虚热等治疗,被誉为中药界的“中华九大仙草之首”。
2019年,他的仿野生铁皮石斛园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5亿多元。2020年虽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仍能保住像2019年一样的创业收入。
在脱贫攻坚期间,看到孙墅东经营的仿野生铁皮石斛园生金产银的安龙县政府,将石斛作为全县重要的林下经济产业来培育,并给予了大力支持。铁皮石斛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脱贫增收、带动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2015年至2016年两年间,栖凤街道党工委充分利用财政扶贫资金811.33万元,以建档立卡精准贫困户财政扶贫资金入股方式,投入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每户每年分到1000元红利,带动着44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而且公司让者贵村100余人到仿野生铁皮石斛园务工实现灵活就业,每月工资收入在2200元至2600元之间。每亩森林年产值从过去几乎为零飞涨到5万多元。
在安龙县,像绿色产业人才孙墅东一样从兴义、安龙等城里流动到安龙县乡村一线,共有300多人把心血投入到青山中,共发展茶叶两万余亩,让人们看到了绿水青山的“金前景”,而且正发挥着示范效应,带动着更多有智慧、有胆识的经济能人把更多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动着更多的父老乡亲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党员能人:带头发展绿色产业显身手
查方明查看果树结果情况
“这里海拔低,阳光充足,果子品质好。”3月13日,万峰湖畔的安龙县万峰湖镇纳赖村纳坡组60多亩枇杷、沃柑连片果园里,套好袋的枇杷果实、绿色沃柑枝叶点辍金黄色沃柑果实,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色,领着记者参观果园的预备党员、纳坡村民组组长查方明乐呵呵地说。
查方明所住的纳赖村,拥有5000多亩天然林生态环境,当地海拔在800米至1000米之间,全年无霜期,当地水源、日照、土质等自然资源优势,是发展枇杷、沃柑等亚热带水果的“风水宝地”。
可是20年前,年幼的查方明没能看到家乡坡地、荒山有“金前景”。他在家种了几年庄稼后,收获的玉米、水稻倒能填饱肚子,但就挣不了几个钱。感到致富无路的查方明,便外出到广东务工,在工厂做木柜台,这一去就是整整14年。
然而,当查方明于2018年回家过春节时,家乡坡地、荒山变了,变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枇杷、沃柑亚热带水果基地。
原来,来自兴义市丰都街道龙塘村的产业能人钟国志,2014年在纳赖村种有80亩枇杷、40亩沃柑连片果园,亩产值竟然有6000多元,查方明便萌生了发展枇杷、沃柑果园的念头。
心动不如行动。那年春节刚过,查方明携带妻子在自家荒废多年的30亩坡地上割草、挖坑等,准备跟着钟国志一起建设枇杷、沃柑果园。
当查方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钟国志,请求其搭把手帮助自己发展枇杷、沃柑产业,没想到竟然得到钟国志的大力支持,手把手传授枇杷、沃柑种植技术及果园管理知识。再加上查方明发展果园增收致富信心足,很快成了乡亲眼里发展果园的行家里手。
这一年,得到钟国志提供优质枇杷、沃柑苗支持的查方明,一口气种了15亩枇杷和15亩沃柑。2019年,查方明又流转邻居的坡地、荒山种上15亩枇杷、15亩沃柑,同时又自己独立创办了7亩优质枇杷、沃柑苗圃,以卖果苗的方式带动乡亲发展果园。
两年间,查方明累计投资80万元建果园、苗圃,2019年底开始产生效益,累计创收10万多元。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但他家的果园、苗圃仍创收4万元。如今,他家的苗圃还有价值10万余元的优质枇杷、沃柑苗待售。
查方明在发展果园的同时,他向纳赖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向党组织靠拢,成了一名预备党员。
令人钦佩的是,查方明在发展自身产业的同时,还乐于帮助本组乡亲,为他们出发展思路、出技术支持、出果苗供应等,到2020年底,他带动组里的张成良、王应良等16户乡亲发展50亩枇杷、140亩沃柑。
今年初,纳坡组有32户人家打算种植枇杷、沃柑约500亩,查方明乐意“搭把手”帮助,以党员身份要求自己,履行着党员应有的带领乡亲发展绿色产业的责任。
在纳赖村,412户乡亲在查方明等16名党员及预备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发展了枇杷、沃柑等产业4000亩,正稳步走上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的产业振兴路子。
今年村里准备把余下的2000亩荒山变成果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在安龙县,共有1000余名农村党员能人像查方明一样,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大显身手,带领乡亲种植八月李、枇杷、沃柑6万多亩,带领乡亲走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路子。
乡贤: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新动力
张连贵夫妇在茶园内查看茶叶长势
3月14日上午,在洒雨镇免底村白茶基地里,安龙贵兴苗乡白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基地负责人张连贵与妻子正在基地查看茶叶长势。放眼望去,整个许家湾山坳上种满了茶树,郁郁葱葱长势良好,云雾迷蒙,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张连贵是免底村的村民,今年38岁的他,自16岁外出以来,在外漂泊了10来年,曾在杭州、贵阳等地做过流水线,跑过销售。2011年回到家乡后,他瞅准了家乡的荒山,经多方考证,在杭州朋友的动员下发展起了白茶产业。
“基地主要以种安吉白茶这类中高端品种为主,茶苗都是从浙江来的,品质都是最上乘的。”张连贵介绍说,他的茶园眼下有200余亩,其中120亩是从25户村民手中流转出来土地种植的,另外80亩则是自己与家中3位哥哥共同栽种的。基地的管护大多都是他和妻子在做,茶树本身的品质好,加上夫妻俩肯吃苦,每年基地开采的时候,他家的茶青品质都很高,单价自然也高。
如今茶叶产业的效益不错,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张连贵和妻子至今仍历历在目。
特别是在谈及流转荒山的问题时,张连贵直言,刚开始与村民商榷,大多村民都很支持他盘活荒山做茶叶产业,但到了挨家挨户签合同的时候,还是有个别村民临时变卦不愿流转荒山。张连贵指着茶园中间空出的那块荒地无奈地摇着头。
土地流转受挫只是创业艰辛其中一个难题,比起流转土地更严重的是进山的路。“那时候树苗、肥料、建房的钢筋水泥都是人背马驮,唯一的毛路都是我们一家人走出来的。”提起那时的辛酸,张连贵夫妇深有感触。
记得2013年入冬一下雨天,夫妻俩外出归来骑着摩托到贞丰县的一个茶叶基地里考察学习,不慎车轮打滑,张连贵扶着车头轰油门,妻子抬车身没找准角度,溅得妻子一身泥。为这事,妻子没少揪着他耳朵,说他不该带她从重庆市远嫁来此吃苦。
生气归生气,但妻子还是十分支持张连贵种植茶叶。夫妻俩为了摸清种茶的道道,还专门跑到杭州、晴隆、普安等地考察,一起探讨种茶的奥秘。
这期间,为了减轻负担,填补茶叶漫长的生长期需要花费的管护费、肥料钱等,张连贵还利用闲暇时间干起了驾驶招生。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200余亩的茶叶渐显成效,光是卖茶青年毛收入就近7万元,基本填补了茶叶前3年生长期的工钱、肥料钱。自2015年起,每年光是茶青的进账就有60万元。
腰包鼓起来了,基地的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改善。2020年,在县民宗局15万元少数民族发展基金建设项目的帮助下,一条水泥路从组组通公路上直贯张连贵的公司驻地,产业用电也同步连通。
看着往日的辛苦渐渐有了回报,张连贵夫妇内心有种苦尽甘来的欣慰。
不仅如此,不少村民们也从中分到了一碗羹汤。
“我家的6亩荒坡都流转了,每年的租金有360元,加上清明期间采茶的收入,一家人每年可以从茶园挣到1万多元。”免底村免上组脱贫户班庭政告诉记者。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村民见张连贵吃到了茶叶的甜头,纷纷效仿,把自家的荒地也种上了白茶。“目前全村共有24户农户栽种白茶450余亩。”免底村第一书记郭明刚说,村里正充分征集村民的意见,借势发展壮大免底村白茶产业,探索“公司+村级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自己富不算富,真正惠及村民才是真的富。张连贵说:“茶园开采在即,照这个趋势,今年效果肯定不错。接下来,我准备把重心放在延长产业链上,自己采摘自己加工,把眼下这些白茶真正做成咱们贵州的干净茶、生态茶。”
安龙县挖掘乡贤资源,开展“归雁”工程,通过平台搭建、乡情感召、政策引导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乡贤回到安龙,眼下共有400多人像张连贵一样,投身发展绿色产业,推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 陈安彤)
相关内容
相关资讯
-
【推荐】一个人拥有多少张信用卡比较好一个人有多少张信用卡
一个人拥有多少张信用卡比较好?其实,理想的信用卡张数主要取决于个人需求。如果是刚刚参加工作或刚刚摆脱不良的信用记录的人:
-
太原一小区安装玻璃工人作业时连同吊装机从33楼坠落?多方回应
11月15日,多名网友反映,山西太原绿地新里城二期小区发生一起事故,一名工人作业时不慎从33楼坠落。视频显示,有一名伤者躺地,现场来了多辆警车。视频发布者表示,事
-
5月份暨“端午”节前常州市场价格监测分析发布
扬子晚报网6月5日讯(记者 毕俊星 通讯员 发改轩)根据市场价格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常州市场粮油价格窄幅震荡,肉禽蛋、水产价格全部上扬,蔬菜价格跌势放缓;成品油购进价下跌,供应量有升有降;液化气购进价下跌,
-
2011年“黑心烤鸭”制销团队入狱,烤鸭成本不足3元:自己没敢吃
北京烤鸭久负盛名,它就是北京的一张名片。来北京的游客,总喜欢买一两袋真空包装的“北京烤鸭”。可不知从何时起,北京烤鸭
-
信达保险公司电话 华海保险车险电话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信达保险公司电话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华海保险车险电话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
-
nvidia公司(nvidia工资待遇)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nvidia公司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nvidia公司的知识,包括nvidia工资待遇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
-
2010年民生银行的股票平均收益民生银行大额存款有风险吗
其实2010年民生银行的股票平均收益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民生银行大额存款有风险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2010年民生银行的股票平均收益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
-
1970到1980英镑汇率贬值1949年英镑贬值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1970到1980英镑汇率贬值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1970到1980英镑汇率贬值的知识,包括1949年英镑贬值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