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发布

理财会议 阅读 88 2024-12-10 14:09:42

近日,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联合编制并发布了《2015年湖南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以及对长沙市、株洲市等八个市州开展质量监测的分报告,这是我省实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点取得的一项重大探索性成果,标志着质量监测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我省于2013年中旬启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试点。两年多来,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省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加强整体筹划和工作主导,引进专业人员,解决监测条件,规划监测目标,明确监测任务,为顺利推进全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创造了良好外部环境。省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省教科院教育督导与评价研究所遵循专业规范,按照“项目突破、技术集成”的思路,潜心探索攻关,监测能力与水平不断提升。一是监测工具开发有序推进。除了体育和外语课程,义务教育四年级7门课程、八年级12门课程全部开始了监测工具研制。其中数学学科监测工具已开发完成,语文学科监测工具开展了第一轮预试与修订,其他15门学科按照科学、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三大类别,监测框架研究即将完成。二是教育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多次邀请美国、香港、北京、上海等专业机构与高校专家现场讲学,解决了多项监测技术难题,目前已能够较好的应用国际先进的教育测量与评价技术开展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三是监测方式和手段全面创新。率先探索开发了一套信息化监测系统,这套系统包括题库管理、样本数据报送与抽样、组卷、现场数据采集、编码评分和学业水平划定。系统的应用大幅降低了监测成本,确保了数据真实和工具保密,也杜绝了样本区县和学校在监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差错。四是标准化建设逐步到位。包括各类编码、数据存放、工作规程、办公系统、内网机房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有效解决了各类数据长期累积所带来的数据含义、查询、链接、处理与分析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次推出的全省和长沙、株洲、常德、岳阳、娄底、郴州、郴州、湘西等八个市州的监测报告,就是两年多来各有关方面协同合作、主动作为的一项集体成果。报告着力反映义务教育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质量,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①首次应用国际教育测量和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技术,采用多题本对不同样本学生施测,并以量尺分数和表现水平两种方式呈现学生的学业水平。②监测基于课程标准,观察义务教育四、八年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的达成情况及其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学生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学生在数学不同内容领域的学业水平。③通过数据链接,展示了学生学业负担、学生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与学生学业水平的关联性。④揭示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倦怠、教师工作生活状态、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家长对学校支持、学校办学行为规范性、学校体育教学与活动。

报告中提出的诸多发现与结论均建立在数据基础上,是当前义务教育质量的一幅全景图,对于各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更好地把握当前义务教育诸多方面的成绩与问题,进一步做好教育政策制订、调整并加强针对性管理提供了直接依据,同时也为教育研究机构改进研究和指导模式、为学校改进教学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实证数据。

隔热隔音门窗

别墅门窗

隔热隔音门窗

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 2015年全市第二批开工产业项目 下一篇: 2016年临汾《政府工作报告》

相关资讯